百年老字号致美斋“十二五”瞄准10亿目标
“调味品行业年均增长超过10%,行业厂家虽多但集中度不高,行业正进入快速整合的阶段,”日前致美斋酱园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郭宁生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海天、加加、李锦记、欣和等调味品领军品牌纷纷在产能扩张竞赛上加码,调味品行业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火爆局面。郭宁生表示,目前致美斋的年产能为5万-6万吨,“十二五”末要实现10万吨的产能,产值要超过10个亿。
“十二五”产能要超10万吨
调味品这个传统而又分散的行业正进入一个快速整合期,一个最为突出的反应就是行业巨头轰轰烈烈地扩产。记者了解到,最近正在冲击资本市场的加加食品,正欲募资投向年产20万吨优质酱油项目;正在伺机上市的行业一哥海天也启动了150万吨酱油扩建项目;去年被亨氏并购的福达,其总投资超过3亿的工厂即将投产,预计年产能超10万吨;而山东欣和工业园已投产,规划酱油产能达50万吨,预计2014年全部建成,建成后有望成亚洲最大的高稀酱油生产基地。
调味品行业正从小规模、粗放的经营模式向规模化、品牌化的方向过渡,这给行业巨头提供了无限的机会。不过记者了解到目前致美斋仅有叁元里大道一个生产基地,年产能仅为5万-6万吨。郭宁生向记者透露,该生产基地已难以满足发展的需求,在市国资委和岭南集团的指导下,致美斋正在推进建设致美斋工业园的工作。“致美斋也正在寻找合适的地块以建设新厂,”郭宁生表示。
了解到,在致美斋5万-6万吨的年产能中,醋的产量超过2万吨,而酱油产量将近两万吨。郭宁生告诉记者,现在致美斋年销售额约为4亿元,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致美斋的目标是到2015年将产能扩张到10万吨以上,实现超过10亿的产值。
在郭宁生看来,这种扩张并不能急进,而是必须在保证食品安全、注重品质生活基础上的扩张。“一定要确保做到每一道工序都是公开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严谨的,每一瓶产物都是经得起检验的。”
以产物和渠道差异化打破同质化竞争壁垒
“2008年前,致美斋一度沉寂了10年,”郭宁生告诉记者。据了解,作为百年老字号和中国四大酱园之一的“致美斋”,1992年开始合资经营,但终因与合资方的种种分歧,致美斋在2008年花费巨资买回品牌重新经营。“从2008年回收品牌至今,致美斋在岭南集团的统一规划下围绕‘做强品牌,做大规模,做高毛利,做优模式’重新运作品牌,”郭宁生表示,现在致美斋保持着20%-30%的增长。
在行业加速整合的大背景之下,圈定了“十二五”发展目标的致美斋显然意识到了挑战和机遇的所在。“目前全国大大小小调味品公司高达叁万多家,行业的门槛低,同质化现象严重。”而近年来包括秦妈、海底捞、小肥羊等下游餐饮公司纷纷建立自己的调味品生产基地挺进高端餐饮市场、商超及流通市场,更加激化了行业的竞争。郭宁生表示,在规模上,致美斋暂时不能跟行业巨头相比,只可以比特色。这种特色在郭宁生看来更多表现在产物和渠道的差异化上。“传统酱油多用玻璃瓶,但致美斋针对白领消费人群推出笔笔瓶系列产物,且产物规格也比传统的包装小一半;另外也推出浓缩高汤、酸辣汁等适应白领人群便捷性需求的产物;而最近研发的‘梦之味’中式奶酪这一新产物更引领大豆食品新一轮的革命。”郭宁生还透露,未来致美斋会淘汰掉销量差的产物,设计新包装、新口味产物推向市场。“很多调味品进入餐饮渠道后,厨师还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再调配酱汁,致美斋会尝试与大型的餐厅合作,根据厨师的需求专供个性化的调味品。”
此外郭宁生还表示,以往调味品销售要经历从厂家到一批商、二批商然后才进入农贸市场的复杂销售链条,然而在现在的渠道整合中,经销商的角色开始向物流配送商转变,直接实现产物从厂家到终端的对接,这种变化未来将成为主流力量。“以往致美斋的销售以经销商推动为主,对终端销售不够重视,未来致美斋将不断整合渠道,在区域内扶持一些大的经销商从而带动销售。“明年致美斋的销售要实现30%以上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