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莲香楼欲申请国家非遗
广东省政府网站日前公布第4批共87项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州共有10项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小凤饼、沙河粉、致美斋广式调味品,还有岭南传统天灸疗法。目前,广东总共有392项省级文化遗产。
本批广州市共有4项入选省级非遗名录,6项入选省级非遗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小凤饼(鸡仔饼)制作技艺、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致美斋广式调味品制作技艺和天灸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扩展项目名录的有广绣、象牙雕刻、岭南盆景技术、核雕(广州榄雕)、月饼传统制作技艺(莲香楼广式月饼)、中医传统治剂方法。
据了解,“广式月饼”起源于清光绪25年(1889年),广州城西一家糕酥馆,以莲子熬成莲蓉作酥饼的馅料,清香可口,大受顾客欢迎。光绪年间,糕酥馆改名为“连香楼”,那时莲蓉馅的饼点已定型为现时的月饼。宣统二年,翰林学士陈太吉品尝此月饼后大加赞赏,并建议店名改为“莲香”,并手书“莲香楼”招牌,沿用至今。
莲香楼负责人李辉透露说,“广式月饼”申遗终于成为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莲香楼也将申请国家级非遗,目前正在提交资料进行申报。据悉,莲香楼已有123年历史,1993年被中国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1998年经贸易局批准为“国家特级酒家”。2005年6月被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莲香楼从开业至今,无论政权变更、战争洗礼,都从未间断营业,堪称广州美食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