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苍产蝉辫;探索生产性保护新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近些年已成为业内具有普遍共识的“活水养鱼”之路,而在这一探索上,国家级“非遗”金漆镶嵌髹饰技艺的申报和保护单位——京城着名老字号公司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无疑走在了前列。日前,金漆镶嵌在位于东直门簋街的艺俱轩门市部,举办了“鸿运当头红色系列礼品展销活动”,将近些年挖掘、整理出的古老漆艺技术与即将到来的年节习俗相结合,让“非遗”精品成为百姓的春节礼品将不仅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
国家非遗中心负责人曾经说过,“手工技艺能否得到有效传承,取决于其产物是否被社会接受和消费,因此提倡传统技艺的生产性保护,是要使手工艺进入生产领域,而不仅仅是一种表演技艺。”此次展品从几十元的挂件到几十万元的大型摆件共有近万件。虽然形态和技艺各异,但“火红”是其共同的主题。其中既有各种不同规格、不同款式的红漆首饰盒,也有采用雕填工艺制作、造型别致的仿复制历朝历代宫廷所用捧盒,以及金漆镶嵌红漆墩、几、小柜、挂件、座屏、挂屏、漆画、高档玉件和寿山石雕摆件等,其中不乏大师作品、获奖作品、孤品,甚至绝品。
据市级非遗传承人万紫介绍,“很长一段时间,金漆镶嵌作为宫廷技艺很少能走进寻常百姓家,这一次的很多作品都是专为春节打造的,融入了年俗的喜庆元素,传统技艺只有与人民生活相结合,才能真正走向市场,以更具亲和力的姿态走入大众的视野,而不是仅仅作为一门技艺留存。”
据悉,此次活动将一直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