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实行食品风险管理&苍产蝉辫;7类食品位列高风险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据悉,对食品安全进行风险分级管理,浙江是全国首个省份。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7大类食品被列入“高风险”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记者昨天获悉,这一有关“食品安全分级管理”的办法,已经省质量监督管理局食品质量安全专家咨询委员会审议而公布实施,而省质监局也对此提出要求:各地应严格按《浙江省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对食品生产加工公司实行分类分级监管,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根据风险程度,该局把食品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叁类。其中高风险食品包括肉制品、乳制品、食品添加剂、婴幼儿食品等7类;中风险食品包括饮料、禽蛋、蜂产物等15类食品和编制物品、木制品、食品用纸制品等9类食品用产物;低风险食品包括加工或保藏的蔬菜、水果和坚果等4类食品和铁、钢或铝等金属的罐、桶和容器等3类食品用产物。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有关叁类分级的标准,“是我们质监人员根据多年工作了解到的情况,及该类食品被曝光查处的频率,加上它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程度做出判断的,并将此分类交于食品安全委员会有关专家审议通过,最后才制定出这叁级分类的。”省质监局监督稽查处冯处长告诉记者。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高风险”公司叁个月查一次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浙江省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对食品风险分级后,对食品生产加工公司的日常监督巡查也将以此为标准展开,“生产高风险食品的厂家,肯定将是我们巡查的重点!”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据冯处长介绍,目前他们决定的,对这叁个风险级别食品的生产加工厂家的巡查力度分别为:高风险食品生产公司,质量监督稽查人员将叁个月重点巡查一次,而中风险的则降为半年巡查一次,至于低风险的食品生产厂家,一年只需接受一次普通的质量监督巡查。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保障食品安全还有不少措施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除了专门针对质监部门日常质量监督巡查所作出的食品风险等级分类,我们还将通过不定期的质量抽查和群众举报查处等各级联动的手段,对生产加工领域的食品安全进行监控!”冯处长告诉记者。
据统计,我省含有质量隐患的食品生产公司共有1.56万家之多,而其中雇用10个员工以下的占80%,大量是手工作坊,管理混乱。对此,省质监局于今年开始实施《浙江省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除了对不同风险程度的食品实行分类管理外,还将以建立食品安全准入制度、食品安全预警机制、食品生产加工公司巡查回访制度等四项措施保障食品安全。“这些制度将在我们的日常监督巡查工作之外,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记者 施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