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字号工委会成立&苍产蝉辫;九成老字号勉强为生
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有关人士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老字号公司约有1万多家,涉及零售、餐饮、医药、食品加工、烟酒加工、居民服务(含照相、美发、洗染、浴池等)、书店、丝绸、工艺美术和文物古玩等行业。而在食品业中,餐饮业的老字号占到80%以上。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有关人士透露,这些老字号公司在经历了“家族公司—公私合营—国有公司”历程后,因种种原因,老字号公司迅速减少,在剩下的老字号公司中,70%是勉强维持现状;20%面临长期亏损的困境,有的甚至倒闭、破产;只有10%的公司通过改革创新,经营良好。
对此,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主任安惠民表示,目前,我国的老字号公司主要面临六个问题: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生产方式的普及,使一些靠手工技艺取胜的老字号失去了优势;二是产物的丰富多彩和消费需求的变化,使一些老字号的特色产物黯然失色;三是中小公司的蓬勃兴起和洋资、洋货的大量涌入,使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老字号稍一松懈就有破产倒闭的危险;四是中外文化的交流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老字号的传统文化吸引力相应减弱;五是缺乏法律意识,近年来,老字号纷纷被抢注的事情时有发生,主要是因为老字号经营者缺乏品牌意识,进而造成无形资产大量流失;六是缺乏受法律法规保护的市场环境。到目前,还没有一个有关老字号的评定标准,公司的商品或商标被仿冒之后,没有任何告发假冒者的依据。(记者 杨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