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老字号各项工作推进&苍产蝉辫;北京小吃将打包申遗
京城老字号倚“老”卖“新”
牌匾文化、门牌文化、民俗文化、街巷文化……记忆中的老北京文化被搬进庙会展示;全聚德、同仁堂、荣宝斋、内联升……一个个活生生的百年老号让游客们对北京老字号有了新认识。如何让老字号在龙年腾飞?北京老字号协会如今有了新设想。龙年春节刚过,北京老字号协会会长姜俊贤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北京老字号协会将围绕“北京精神”,以弘扬老字号文化为主题推进各项工作。
“郭金龙市长在今年北京市第十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要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加快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积极开发特色消费和品牌消费,促进‘老字号’、优秀品牌振兴发展。这对老字号协会的工作也是一个促进。”姜俊贤告诉记者,北京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老字号,挖掘、保护、发展这些老字号,是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传统产业发展、实施品牌战略、提升老字号品质、促进诚信兴商、提振内需市场的战略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推进北京小吃打包申遗
北京小吃打包申遗,有助于提升北京小吃整体品牌价值。
人们常说的北京小吃俗称“碰头食”或“菜茶”,大约有二叁百个品种,北京小吃融合了汉、回、满等多民族风味,具有浓郁的京城文化特色。今年,老字号协会要继续推进北京小吃打包申遗和现状调查项目,梳理汇总资料,召开专家研讨会,开展北京小吃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
姜俊贤表示,豆汁、炒肝、麻豆腐等北京小吃既是物化的北京都城史的一块“活化石”,又是京味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但当前北京小吃发展不平衡,部分小吃受到资金不足、人才匮乏、标准缺失等问题的困扰,品牌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阻碍了北京小吃的健康发展。这次进入北京小吃整体打包申遗项目的小吃,既有清真小吃,也有汉民喜爱的小吃,都是代表了北京特色,集萃了老字号文化的小吃经典品种。姜俊贤介绍,北京小吃申遗以前有过成功案例,但都是以一家公司的某种小吃进行申遗,比如“都一处”的烧卖。实施北京小吃打包申遗,有助于提升北京小吃整体品牌价值,保护和传承北京小吃独特的制作技艺,改变此前单品种小吃单打独斗申遗的状况,也可以避免老字号传人间的派系之争问题。一旦北京小吃入选非遗项目,还可以获得国家对传统技艺的认可,得到政府资金的支持,具有社会和经济双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