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路有一家锅包肉外卖店 向传统餐饮宣战
近日,在长春桂林路附近,一家只经营锅包肉外卖的店铺引来了排长队的食客。
为什么这家锅包肉的销量比一般饭店要多出近4倍?
因为它打破了传统餐饮业的经营模式!
街景长龙
食客热捧东北菜
“给我来两份小的,打包带走。”在桂林路附近的这家锅包肉外卖店门口,一位穿着时尚的刘小姐告诉记者,她是在逛街时发现了这家店。
她说,以往吃锅包肉都是在饭店里边吃饭边吃菜,而这种休闲小吃形式的锅包肉让人觉得很有特点,所以就想买来和朋友一起尝尝。
在这家店门前,购买锅包肉的消费者排起了长队,很多消费者都表示是偶然逛街发现这家店的。
形式特别
锅包肉开始外卖
这家店外卖锅包肉有两种形式,一种是22元/份,里面装有14-15块肉;另一种则是12元/份,里面是7—8块肉。
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他也是最近才发现这家锅包肉店的,买了几次之后觉得味道还可以,算了算一共买了6次,每次都是买大份的,花费了132元左右。
自称是美食家的消费者赵鑫告诉记者,他是通过朋友介绍而来的,因为自己很喜欢吃锅包肉,当听说这家是专卖锅包肉的,出于好奇自己便开车过来买了5份,花了100多元。他表示,花钱多少无所谓,但这种形式很吸引食客,与此同时,支持一下家乡特色菜还是很值得的。
独家手艺
要做成本地休闲小吃
今年28岁老板甘宏博介绍说,家里世代都是厨师,而锅包肉一直也是独家手艺,因此他决定把这项手艺发扬出来。
他说,在长春锅包肉这道菜很受欢迎,起初也正是看好了长春的市场。同时,他也想把锅包肉做成类似新疆羊肉串、四川涮串那样的本地休闲小吃,而这种以单品的经营模式开店在长春他并没有见过,所以在2011年11月份,投资10万元的锅包肉外卖店就正式营业了,只卖老式口味的锅包肉也成为了店内招牌。
甘宏博说,从外卖店营业开始生意就一直不错,每天从上午11点开始营业到晚上全部售光,周一至周五每天的销量能在150—200份左右。而周六周日能更多一些,大约在230—250份左右。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按每天卖200份算,其中150份小份,50份是大份的话,每天的营业额就在3000元左右。
记者调查
销量多出饭店近4倍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一般长春饭店内的锅包肉价格在22—28元/盘之间,中等规模的饭店大约每天能销售20盘左右,销量好时会达到40盘左右。如果按照外卖店每天销售200份来看,甘宏博的店每天销量能比饭店多出4倍左右。
经营有道
5平米小店日售3000元
甘宏博的小店仅有5平方米左右,面积不及一家小吃部大,但一盘小小的锅包肉为何每天营业额能达到3000元左右?
“这家锅包肉之所以如此受欢迎,除了味道和口感,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的经营模式颠覆了传统的经营模式,迎合了市场需求的变化。”开了多年饭店的张女士表示,以锅包肉单一菜品开店她也是头一次听说。
她说,锅包肉这么多年来一直就是一道东北的下饭菜,它很有历史,各个饭店的做法也有所不同,但不管如何,锅包肉始终出现在饭店内,并没有过当休闲小吃去卖,所以这种创意的手段会吸引很多食客前来品尝,也符合目前餐饮市场的规律和需求。而且这种店门面较小,房租和投入相对来说也比较低,因此相比饭店来讲,在营业额方面可能会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对于饭店行业整体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长春一家主营东北菜的饭店老板刘潇说,锅包肉作为一种休闲小吃出现在市场上,从某种程度来看是传统菜肴形式上的一种飞跃,而这与市场需求和时代进步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但这毕竟只是一种新颖的销售想法,如果真正想吃锅包肉可能还会选择和饭菜搭配起来,因此对餐饮行业只是起到了添入新元素的作用,其它方面没有什么影响。
业内点评
长期经营重在创新
本地特色菜打造休闲小吃,在业内人士来看对于餐饮业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但作为一种新颖的经营模式,能否长期坚持发展下去成为了业内关注的重点。
针对这一问题,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表示,锅包肉作为一道东北人喜欢的地方菜,在当前市场细分的大环境下,以一种单一经营模式出现,这是一种创新的手法。
他说,在经营模式中,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可以看为两种方式,其中范围经济包含很多种,内容也比较杂。而规模经济则进入了细分状态,比如说锅包肉虽然就是一道菜,但规模经济会细化,在口味、观念、样式上都有着不同的改变和加工。
同时,这种单一经营的形成,在多元化发展的前提下会让人感到有新奇感。但从大局来看毕竟整体模式比较单一,还是或多或少的制约着其发展。
丁肇勇认为,如果单一经营模式想长久发展,在创新能力方面会面临着挑战。如锅包肉能否再进行深加工,打造各种各样的形式,口味,坚持从小处着眼,创新为本的思想。只有这样不断的创新,才可以长期存在,而且还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